南京网站制作公司:你好,我是南京软月互动的小森。
今天,我想和你探讨一个深刻的问题:一家公司的“灵魂”是在哪里诞生的?
不是在精美的PPT里,也不是在挂在墙上的标语中。一家公司真正的灵魂,诞生于它面临“生死抉择”的那个瞬间。那一刻,你选择什么、放弃什么,将决定你未来十年、二十年的基因。
今年是软月创业的第15个年头。我们给自己找到了一个定位:做一家有温度的技术型创意服务公司。
“温度”,听起来很虚。但对我们来说,它不是一句口号,而是一套被一次次残酷现实所验证的决策系统。我称之为——软月的“温度算法”。
这套算法,是在一次几乎“毁灭性”的团队背叛中,用血和泪炼成的。
第一幕:烈火,2011年的“至暗时刻”
故事回到2011年。那是我们告别电商,正式转向网站建设业务的第一年。
得益于过去做电商运营的经验,我们的打法新颖,业务增长迅猛,团队也在快速扩张。一切看起来都欣欣向荣,身边的朋友都说:“小森,你们发展得太快了!”
快,是好事,但也埋下了隐患。
当时,公司极度缺人,尤其是有经验的技术。经人介绍,我面试了一位技术主管。他告诉我,他可以带着原来公司的整个技术团队一起过来。在求贤若渴的我看来,这简直是天降甘霖。我想都没想,就答应了:“那就一起来吧!”
我以为我捡到了一个宝,却不知道,我已经亲手为自己挖好了一个大坑。
4月份入职,团队磨合了小半年。临近10月国庆长假,那位技术主管突然提出离职。个人原因,我不好强留。
但紧接着,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。他带来的整个团队,几乎在同一时间,以各种理由,集体向我“逼宫”——要么,给所有人大幅提高底薪;要么,节后集体走人。
那一瞬间,我感觉血液都凉了。
当时我们手上签了几十个项目,开发进度都排得满满当че当。如果他们走了,项目延期,客户无法交代,公司信誉将毁于一旦。如果留下他们,这次他们能用项目要挟我,下次就能用更过分的方式。我将被他们死死地“拿捏”住。
这是一个典型的“道德困境”。你是选择向“勒索”妥协以保住短期利益,还是选择坚守原则哪怕公司当场倒闭?
第二幕:淬炼,诞生于抉择中的“温度算法”
我从不是一个愿意服输的人,尤其是在脖子被别人卡住的时候。我宁愿站着死,也不愿跪着生。
我和合伙人商量后,做出了决定。
我们没有去和那帮“员工”谈判,而是先挨个给客户打电话。我们坦诚地说明了公司遭遇的危机,承诺如果项目无法按时交付,将全额退款,并请求客户多给我们两周时间。
让我永生难忘的是,几乎所有的客户在听完后,都选择了理解和支持。他们说:“没关系,小森,我们相信你,我们愿意等。”
客户的这份信任,就是我们收到的第一份“温度”。它给了我们直面一切的勇气。
拿到客户的“尚方宝剑”后,我挨个给那几位员工回了电话,语气平静但坚定:“你好,经过再三考虑,我们认为你可能更适合别的平台。节后请来公司结算工资,一分不会少。”
我们接受了所有人的辞呈。
接下来的两周,公司只剩下我和合伙人。我们没日没夜地写代码、做设计,通宵达旦,最终在承诺的时间内,完成了所有项目交付。
那一年,我们失去了几乎整个技术团队,但我们赢得了客户最宝贵的信任,也找到了软月的灵魂。
“温度算法”的第一条原则就此诞生:当短期利益与长期信任发生冲突时,永远选择信任。 那些在危难时刻依然选择相信我们的客户,直到今天,依然是我们最亲密的伙伴。
第三幕:传递,用“温度”去影响“温度”
经历过烈火的淬炼,我们更懂得“温度”的价值。我们不仅接收温度,更要传递温度。
我有一个合作多年的客户,一位非常值得敬佩的创业前辈。他运营着一个垂直门户网站,做了很多公益事业,还被电视台报道过。我们从2012年开始合作,一路看着他呕心沥血,坚守初心。
后来,因为商业模式的问题,加上他本人两次中风,公司陷入了巨大的困境,连网站的技术维护费都无力支付。
按照商业规则,我们完全可以停止服务。但每当这时,我总会想起2011年的那个冬天,想起那些对我们说“愿意等”的客户。
谁没个难的时候呢?
我们最终决定,继续为他提供技术支持。我不知道他的事业哪一天能东山再起,但我相信,一个有梦想、坚持不懈的人,值得被温柔以待。
这就是“温度算法”的第二条原则:在规则之外,永远保留一份人性的温暖和同理心。
月朋森悟
所以,朋友们,“做一家有温度的技术型服务公司”,对软月而言,绝不是一句空话。
它意味着我们筛选客户,也渴望被客户筛选。我们希望吸引的,是那些同样有追求、有担当、有诚信的“月朋”企业。
我们不奢求服务所有人,我们只想服务好那些与我们同频共振、懂得“温度”价值的你。
我是小森,一个还在创业路上的80后。愿我们都能在冰冷的商业世界里,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温暖。